13888147524
15887873230

紅河州礦山安全生產培訓: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類案例

[日期:2022-11-24]   來源:云南技能考試網  作者:云南技能考試網   閱讀:404次

一、礦山安全員崗位責任制:

1、對所擔負監察區的安全工作負責。

2、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安全法規,堅持原則、秉公辦事。

3、認真學習業務知識,依據法規、法則檢查現場作業的安全生產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及處理意見。

4、對工作中查出的不安全隱患,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須及時匯報有關領導,并做好記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23條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主管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培訓,考核合格后發給安全管理資格證書。如建筑施工安全員要參加住建系統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取證;道路運輸單位安全員要參加交通運輸系統安監部門組織的培訓取證;危險品、礦山及其他單位安全員取證由政府安監局負責。

報考咨詢:18206863120(微信同號)

二、金屬非金屬礦山(地下礦山)安全員管理人員報考條件:

1、年滿18周歲,且不超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

2、經社區或者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體檢健康合格,并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的器質性心臟病、癲癇病、美尼爾氏癥、眩暈癥、癔病、震顫麻痹癥、精神病、癡呆癥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具備必要的安全技術知識與技能;

5、相應特種作業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金屬非金屬礦山(地下礦山)安全員管理人員報名資料:

1、本人復印件(正反兩面)1份;

2、本人近期一寸白底照片1張;

3、初中或初中以上學歷證書復印件1份;

 

四、考試形式:

本人參考、單人單桌、只考理論機考,及格均分為80分

 image.png

五、證書性質:

金屬非金屬礦山(小型露天采石場)安全員管理員證,發證機關:應急管理局(原來的安監局)證書1年一審,3年一換。報名后由學校統一組織培訓,考試,并且取得理論成績合格后,由發證機關制證后方可取得。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類案例


案例9  某礦山墜罐事故調查處理

 

1.情景描述

某鐵礦提升系統采用雙罐籠單層單車提升,提升高度為241m,罐籠配置了防墜系統,采用兩根對角式布置的防墜制動鋼絲繩。井口采用機械化自動操車,由信號工在信號室內集中控制安全門、搖臺、阻車器、推車機的動作。副井的信號控制分程控、手動、檢修3種工作狀態,均有指示燈提示。

2012年3月14日24時,該礦提升機房兩名操作人員進行交接班工作,副井信號房內的兩名信號工也開始進行工作交接。3月15日零時36分,13名工人在候罐區等待罐籠,信號工在信號盤處于檢修控制模式時便打開安全門。工人進入罐籠后,在井口搖臺未完全抬起時,信號工便進行了放罐操作。由于井口搖臺未抬起,罐籠上端卡在搖臺上而停止下行,但卷筒仍然在運行,松繩保護器因鋼絲繩出繩口臨時安裝防寒防塵擋板而失效,提升鋼絲繩松落在罐籠頂部。隨著鋼絲繩松落,罐籠承重迅速增加,造成罐籠脫離搖臺而急速下墜,并導致鋼絲繩抻斷,罐籠失去控制,直線向下墜落。罐籠防墜裝置由于銹蝕失效也未能啟動,罐籠直接墜入井底,造成罐籠內礦工全部死亡。

當地政府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主要領導帶領縣應急辦等部門的負責人迅速到達事故現場,開展救援指揮工作,并及時向上級市政府報告。市政府接到事故報告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趕赴現場指揮搶救,F場成立了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4個工作組,分別負責現場救援、醫療救助、維護秩序和善后處理,迅速調集了1臺應急供電車、2臺消防車、10余臺救護車輛,參與救援人員110余人。截至15日22時30分,13名遇難人員遺體全部升井,救援工作結束。

2.案例說明

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內容。

(1)事故的性質。

(2)事故的分類、分級。

(3)事故報告程序、內容和要求。

(4)事故調查的程序和方法。

(5)事故發生后,單位負責人的職責。

3.關鍵知識點及依據

(1)事故的性質和分類。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

(2)事故分級,事故報告程序、內容和要求。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3)事故調查程序和方法。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4)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該履行的職責。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4.注意事項

(1)提升機房只有一名操作人員,缺少監護司機。

(2)信號工在信號盤處于檢修控制模式便打開安全門,給出放罐信號。

(3)松繩保護器、防墜器因日常使用、維護保養不當未起作用,導致墜罐。

 

 

案例10  某鐵礦特大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1.情景描述

某鐵礦于2002年8月建井投入生產,先后建成豎井5條、斜井3條。企業在冊職工150人,其中井下職工100人。鐵礦設計生產能力為60×10*t/a,采用充填法開采生產,實際生產能力為45×10*va。2006年6月,該鐵礦取得了所在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

2007年1月16日23時許,礦值班員接到報告說1號斜井出水。值班員在要求撒人的同時,向礦里匯報了情況。值班副礦長發現35名礦工被困井下后,一方面通知鐵礦礦長,另一方面于17日4時安排人員從3號斜井開始打平巷,施救井下遇險礦工。

事故發生后,鐵礦所在地政府啟動了礦山事故災難應急預案,開展救援工作。國家和所在省領導對事故高度重視,分別對事故的搶險救援等作出明確批示,提出具體要求。17 日下午,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緊急調運特種高速鉆機等專用設備,用直升機運抵事故現場,7個單位共2000多人參加了事故搶險救援工作。18日上午11時左右,通過采取開掘3號斜井聯絡巷、清排淤泥和抽水等措施,成功救出6名被困礦工。26日,經各方專家論證,井下人員已無生還可能,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停止。

該透水事故共造成29名礦工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420萬元。

2.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內容(1)事故的性質。(2)事故的分類、分級。(3)事故報告程序、內容和要求。(4)透水事故應急救援措施。

3.關鍵知識點及依據

(1)事故的性質和分類。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2)事故分級,事故報告程序、內容和要求。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3)事故調查程序和方法。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4)單位負責人和各級政府接到事故報告后應該履行的職責。依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案例11  某尾礦庫潰壩事故分析

 

1.情景描述

某礦業公司尾礦庫20世紀90年代初建成并投入運行,初期壩壩高20m,后期最大壩高34m,設計總庫容27×10°m2,屬四等庫。由于擅自進行3次加高擴容,事尾礦庫實際庫容為100多萬立方米,壩高50m,壩長164m。從2006年4月1日開始,該公司按照未經審查批準的傳真圖紙實施第六期加高擴容,截至事故發生時,壩體已施工83m。

事故發生當日,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組織人員對尾礦庫進行加壩擴容作業。18時24分左右,第四期壩體外坡壩面出現蠕動變形,并向壩外移動,隨后產生剪切破壞,沿剪切口有泥漿噴出,發生潰壩,形成泥石流下泄,4名作業人員及下游9戶村民共15人死亡、2人失蹤、5人受傷、76間房屋毀壞,約12×10*m3尾礦渣下泄,部分礦渣及污水流入當地河流。事故發生后,尾礦庫所在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全力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及時緊急修建圍堰和凈水壩,攔截控制下泄尾礦渣,實施改河工程,將清水河道與污染源徹底分離,并采取放水減壓措施,確保壩體穩定。

2.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內容

(1)事故的性質。

(2)事故的分類、分級。

(3)事故發生后,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職責。

(4)尾礦庫潰壩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

3.注意事項

(1)尾礦庫達到最終設計壩高后,未進行論證、設計,擅自進行3次加高擴容。

(2)2006年4月又在未進行論證和正規設計的情況下,繼續加高擴容,導致壩體失穩,發生潰壩事故。

 

 

案例12  鐵礦創建安全標準化

 

1.情景描述

某鐵礦為采選聯合企業,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豎井開拓、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開采規模為年產原礦330×10*t,服務年限為30年,最終產品為鐵精粉。礦山附屬有日處理10000t原礦的選礦廠和終期庫容4500×10*m3、壩高196m的尾礦庫。

該礦2008年8月著手安全標準化系統創建工作。在隨后的一年多時間,該礦依據《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導則》(AQ2007.1)、《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地下礦山實施指南》(AQ 2007.2)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尾礦庫實施指南》(AQ2007.4)的規定,先后完成了骨干培訓、企業安全生產現狀評估、安全標準化系統策劃和制度文件起草等工作。2009年12月18日,該礦以紅頭文件正式發布了上述制度文件,并規定自即日起執行。2010年6月10—12日,該礦實施了安全標準化系統自評,并形成自評報告,企業安全標準化等級自評為二級。2010年7月,該礦按規定委托某安全評價機構對其安全標準化系統實施外部評價。

評價機構現場評價發現∶①尾礦庫壩面有縱向裂縫,壩端無截水溝,山坡雨水沖刷壩肩②部分采場頂板有發生大面積冒落的可能③實測部分巷道和采場風量、風速、風質不能滿足安全規程規定等。最終,評價機構在評價報告中給出該礦安全標準化等級為三級。2010年9月,該礦向當地政府安全監管部門提出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三級企業的認定申請。

2.案例說明

本案例包含或涉及下列內容

(1)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基本概念。

(2)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創建依據。

(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核心內容。

(4)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等級評定要求。

(5)安全生產標準化要素評價(審核)方法。

3.關鍵知識點及依據

(1)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創建依據!督饘俜墙饘俚V山安全標準化規范導則》(AQ2007.1)及相應的實施指南、評分辦法。

(2)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核心內容!督饘俜墙饘俚V山安全標準化規范導則》及相應的實施指南、評分辦法。

(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等級評定要求。包括企業安全標準化系統運行時間(6個月以上)、特殊要求或否決條件、等級確定方法、具有多類(露天、地下、選礦廠和尾礦庫)或多系統(兩個以上獨立生產系統)的等級評定原則、外部評價爭議處置原則等!蛾P于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一〔2009〕80 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分辦法的通知》(安監總廳管一〔2011〕177號)。

4.注意事項

(1)案例中尾礦庫屬病庫,應先行整改。

(2)案例中作業現場存在重大風險,評價(審核)時需關注安全生產組織保障、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檢查、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應急管理等多個相關要素的運行情況。

(3)案例中只做了骨干培訓,而安全標準化的創建工作強調全員參與。

(4)評價人員在實施評價時要綜合運用文件資料查詢、相關人員問詢、現場實際察看所獲取的信息作出判斷,并關注要素之間的關聯。

云南技能考試
日韩av在线电影在线观看